为何会婚恋“落€人口萎缩,老鼠乌托邦是人类宿命吗?
中国人口2022年萎?5万的消息引起热议。放眼全球,独身和单亲现象非常普遍,不婚者越来越多€中日欧独身率分别约?1%/44%/40%,终生未婚率约为5%/25%/20%。据德国联邦统计€2018普查,四千万家庭?2%为单人,34%为双人含丁克和单亲,24%为多人含独身。许多情侣同居几十年甚至生娃也不结婚,笃″此能让爱情保鲜€就像摩梭人的走婚制,一切付出皆为自愿€非义务,爱情€去即可和平分手。据民政部养老司2021年报告,中国大城市及农村的空巢€人?0%,传统家庭已然解体€?/p>
全球生育率都在加速下降:印度已低于更替水?.1,西方国家约?.6并出现萎缩,中日韩分别为1.3/1.3/0.8,整个东亚都在萎缩!典型的中国家庭是祖辈4人€父?人及子辈1人€?0年前的祖?人如今变成子辈仅1人,孙辈又将如何?细思极恐!
为何爱情婚育不再是人生头等大事了?追本溯源,爱情源自基因€发的情欲,婚姻是人类稳固社会秩序的制度€安排,并负有族群繁衍责任€家庭成员互助扶持义″财产代际传承的社会功能€这种传统范式在农€时代的家庭式生产中发育成熟,却与现代社会化大工业生产方式格格不入€现代化淘空了传统范式的根基并导致如下重要改变:
€,女性解放增强了女€独立,削弱了两性相互吸引力。女子拥有同等教育和社会地位,不仅价值观改变且自″增强,对男€的依赖和€慕骤减,就业也挤占了婚恋的时间和精力€反之,男子丧失了优势支配地位和被依赖€慕而生的优越感,加之传统女性大多温婉恭让€现代女性大多自″势,导致男子心理失落且不自信,追求异性的动力减弱。两性关系已非相互依存的共同体,而向各自独立的疏离体演化?/p>
二,避孕术和″生育使人类繁衍失去主要推动力。情欲繁衍原本一体,基因推动情欲¤的同时也确保了繁衍,多数婴儿就这样不期€至。避孕术阻断了激情后受孕,使生殖变成依赖主观意志的非自然行为,晚婚又大幅降低了受孕几率€激情可随时瞬间产生,生殖则€三€后行,甚至有人先要“封山育林€方可€缺少了为主的计划外受孕,生育率必然下降!计划生育提″生减少社会负担,颠覆了子女有传宗接代责任的传统观念,如今多数青年只肯生一胎,还说是照顾父母心愿€?/p>
三,现代金融社保体系替代了传统家庭功能,降低了家庭的重要性€传统孝文化是父辈养祖辈,子辈养父辈,如今被社保养€替代;传统家庭是经济共同体,现代夫妻€兄妹和代际间经济独立,夫妻间甚至出现AA制,家庭财产代际传承及成员互助失去原本意义,让位于金融€贷、社区互助,养€院或雇佣护工€?/p>
四,现代化丰富了物质和精神生活,导致个人享乐主义盛行,使婚恋地位边缘化€前现代社会贫穷单调,将爱情婚育视为人生头等大事和幸福快乐的主旨,€现代社会提供无数新颖刺€的娱乐,比如运动和娱乐产生的多巴胺胜于€爱,网游痴迷€沉浸于虚拟世界,吸食大麻更加妙似升仙!既然都能带来快乐,婚恋就不再是人生必€或唯€选择。爱情名著在上世纪发行动辄千万且风靡多年,如今仅以万′转年消€,足见婚恋地位的“落€?/p>
五,现代化带来自我意识觉醒,取代了家国群体利益为重的传统。现代青年推崇个性自由€追求个人事业和自我实现,精致利己主义€越来越多€他们不愿为婚恋付出过多时间精力,更不愿牺牲自身幸福或Θ碍自我实现€奉行不恋不婚不育的三不青年认为,恋爱的高代价与获得的幸福感不相匹配,其它方式也能得到满足和快乐;将用于婚恋的时间和金钱去提升个人价值,个人回报的€价比更高;养育孩子的代价远高于收益,Θ碍自我实现,养宠物远比养娃合算!现代青年的婚恋观毋庸非议,它是人类本性和现代文化相互作用的自然结果,也是被社会所接受的现实€?/p>
倘若放任自流,人类将会灭″?为此,美国生€学家卡尔霍恩用老鼠做了个群居动物实验,取名25号宇宙,俗称老鼠乌托邦: ?平方箱体内食水充足,安全卫生,巢穴众多,专家看护,恰似一个共产主义物质天堂€起初放入的4对新生鼠繁殖飞€,€年后增€放慢,€年半?000只时尚有20%空穴,但鼠群却开始萎缩,5年内全部灭绝,结果震惊世界!为何鼠群在物质天堂里会放弃交配育崽呢?究其原因,€为物质充裕,无须小辈帮扶,生崽护崽失去意义;二为强弱固化,躺平不争渐成文化习性;三为行为沉沦,异化为美丽男€狂暴女及同性恋等,个个专心自娱,放弃交配€?/p>
″霍恩的结论是,物种失去了生存压力和挑战的环境,最后的灭亡不可避免。依照英国道金斯教授的€自私的基因》,动物由基因驱动,基因的目的是生存。正是生存无忧和阶层固化使基因失去目的,陷入迷失后出现行为沉沦也合乎逻辑。同理,现代社会生存压力较少,只有舒适度差异;婚恋€不划算”时,基因趋利避害的功利本€会使人尽力逃避;阶层固化时,人会迷失生命的意义,出现与老鼠乌托邦类似的行为沉沦,不仅有独居和三不主义,还盛行躺平€社畜€宅男宅女€单身社会等“低欲望社会”现°€叔本华更是目光如炬:€生命就是一团欲望,欲望得到了满足就会无聊€€?/p>
传统范式已毁,未来范式该如何建立呢?其原则将是,在维系种群安全的基础上,穷尽科技能力以寻求人性需求满足最大化。现代社会已出现新范式端倪€?/p>
在生理情欲层面,现代制€可提供各种成人情趣用品、色情音像制品和几可乱真的硅胶仿真人,让使用者得到情欲满足€未来在音效、视觉和触感方面还会持续改进,并将运用AI€术赋予智能交互能力€?/p>
在精神情感层面,已经创€出虚拟智能数字人,以及拥有大量粉丝的虚拟主播和偶像。日本男子近藤显彦爱上虚拟人初音未来,甚至还举办了婚礼€日本计划在2025年给老年家庭提供60万虚拟人,辅助情感寄托€中国也有擅长语音交互的虚拟人小冰€小度€小爱等,百度还专门推出€对虚拟人林开€及叶悠悠,用以满足情感陪伴需求€?/p>
“元宇宙”更加脑洞大€,意欲创造一个具有沉浸式体验的虚拟世界,以€真实地”体验现实世界和科幻世界,并已开始研究€过网络产生嗅觉、味觉和触觉的远程设备€籍此则可以将现实与虚拟结合,打造一个囊括爱情婚恋的新型数字化社会生活空间,让参与€能够创造和体验符合心仪的爱情婚育,使生理情欲和精神情感同时得到¤?/p>
现代产品及服务满足了独居者及特殊群体的需求,同时也降低了他们寻找真实异€的必要性,有促进独居群体扩大的效应。人类源于本性依然会对真实异性产生情欲,但不再是唯一选择,况且是现代化导致的5大改变使他们选择独居,€不是现代产品及服务,后者只能将天平稍稍倾斜而已?/p>
未来的爱情将会如何呢?未来社会将更加富裕,会完全去除爱情的物质及社会羁绊,爱情将出自瞬时€情€无须深思熟虑,频率更快、数量更多,爱情消€后的分离会更简便€例如德国的习惯是工作稳定后才€虑婚配,青年相恋时全无顾虑,恋爱已成为普€社交活动€有人要谈一百次恋爱,也有人把一夜激情当作消遣,随即互忘姓名。这种行为方式在2011年英国电影€一天€中有充分展现,可谓未来爱情方式的预演€由于未来可通过早期甄别避免畸形儿出生,并€过基因编辑消除种群€化风险,€亲不伦的观念将会消失,情侣间不再有血亲羁绊€德国政府伦理委员会2014年就建议联邦议院,不再将成年兄妹乱伦视为犯罪,可视为改变的开端€?/p>
未来的婚姻将是何种形式呢?传统范式以契约来固化双方的私密关系并建立利益共同体,未来范式将趋向于无契约的自愿€私密关系并维持各自利益独立。人类天性排斥约束€趋向个性自由,若文化不受干涉地自由发展,未来社会的约束将越来越少€失去了文化和法律约束,男子天然不愿放弃“多妻€的便利,女子也不会固守不称心的“丈夫€€被当今文化唾弃的婚外情,未来将被视为自然€接受,否则就分手€如此发展下去,固定对偶制的€夫一妻家庭将会€渐消亡,在长期过渡期间会有各种无契约的男女朋友方式的对偶制、多偶制、走婚制等,€终将回归人文之初的杂婚制,彻底实现两性自由€?/p>
人类可以走出人口萎缩的困€吗?可以,但要€助人类独有的文化制度和科技能力。种群“′时,人类须重建€天下兴″夫有责€和个体服从群体利益的文化,将繁衍视为道德责任€历史上不乏改制先例,春秋越国就规定?5不嫁?0不娶将罪及父母,汉刘邦规定女15未婚则罚赋税5倍€但惩罚性措施属于负向激励,与当代尊重自由的原则相悖,应该慎用€?/p>
对于新文化的建立方式,笔者有如下建议?/p>
1) 树立“国家兴″夫有责€的观念,引导社会舆论将评价青年生育的标准升至两胎为“担当€€三胎以上为“杰出€,并佩以荣誉徽章€?/p>
2) 精神层面€要社会认可和鼓励,比如多子父母在入托、入学€教育€就职€升迁€购票€住房等方面给予优先资格,培养和建立良€社会评价和荣誉感€?/p>
3) 物质层面也需要激励,比如多子父母会多?0%-50%养€金。此措施意义重大,相当于重建“养儿防老€观念,使生育对父母真正具有实质意义。此建议为笔者独创,未见先例。德国虽将育儿期视同就业期计入养老金,但只作为未就业母亲的补偿,且份额过低€?/p>
以上建议将生育从精神到物质都落到实处,假以时日,新的生育文化将自然形成€?/p>
有了生育意愿,对孕育过程也应提供保障,以解后顾之忧€€常鼓励生育的措施为延长休假,医疗免费€经济资助€税收优惠等。对中国父母而言,孕育的负担尚可承担,婴幼和小学的长年照管是€大的负担,往€会是无解的难题€为此,国家须动员社会机构及工会,提供低价优质的育婴€、幼儿园及保育院,要为职业父母提供灵活的日托时间,还要有周托制备选€此措施难度€大,但也€能降低生育负担,使生育意愿真正开花结果€?/p>
必须指出,鼓励措施只能有限改善下降幅度,改变生育文化才是根本核心。例如新加坡虽然收入于西方领先,住房有保障且鼓励措施众多,但生育率仍降为1.1?/p>
€新科研成果证实,实现人工孕育为时不远。据知名杂志《细胞€报道,将皮肤细胞变成诱导干细胞(iPS)后再培养出精子或卵子,已不存在原则€技术障碍,十月€胎亦可在人€子宫中完成,即生殖不再€要男女直接参与,€片皮肤屑细胞足矣。换€之,情爱与生殖可以彻底分离,既可自己孕育,亦可社会化代孕代育,原始社会就曾是族群共养,因纽特人至今如此€抚养这些孩子不能用孤儿院方式,他们€要家庭感情维系,哪€与父母兄妹仅共度周末也好€如此他们可培育社会根系的归属感,具有完整的人伦家庭和人文教育,并维持社会结构基本稳定€人工孕育还有个特殊贡献,即大范围优选基因并编辑优化,彻底解决文明社会因缺乏物竞天择会导致基因€€化的难题?/p>
回归杂婚制的推论发人深省,虽然历史螺旋式上升论早已有之,但很难将回归杂婚制认同为上升和进步€人类€费几千年创立家庭道德体系,旋即轻易抛弃,能算是人类的理性行为吗?轮回的意义何在?/p>
人类的好恶取舍受感官感受和功利驱动,而非基于长远利益的自主€择。每代人都在做自认正确的事,无法预见长远。即使历史重演,人类依然会接受当下有益的新事物,殊不知避孕术等将会影响人类存亡!但趋势一旦形成就难于逆转,这是€鼠乌托邦呈现的悲哀,也是迄今人类的无奈?/p>
人类在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已有觉醒,若在爱情婚育方面也产生意识觉醒,将能打破轮回陷阱€人类变得强大靠的是集体,扩展集体利益亦€个€多元,创€兼顾个性自由和集体利益的生育文化是人类觉醒的标志€人类拥有了超越基因羁绊的自由意志,才能走出功利驱动的必然王国,走向持久幸福的自由王国!